编者按:
我们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
当年红军在贵州期间,沿途打土豪、开仓放粮、救济贫苦群众,赢得了“甘人”(意为贫穷的人)的信任。老百姓献门板、砍毛竹、搭浮桥、架木桥,帮助红军两渡乌江、四渡赤水,为红军带路、送情报、抬担架,积极参加红军……
虽然硝烟已经散去87年,但当年留下的军民鱼水情、红色革命故事还在代代流传,并不断激励着后人前行奋进。为充分挖掘用好贵州的红色资源,进一步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多彩贵州网特推出“‘红军桥’上看巨变”系列报道。
记者 张鸿杰 杨昌鼎 朱江 罗玉时
1935年4月16日,中国工农红军中央军委纵队及一、三、五军团分别从坝草、白层、者坪3个渡口架设浮桥,横渡北盘江进入贞丰境内。
红军路过白层渡口时,在当地留下了许多宣传抗日救国主张的标语和感人故事。如今,每年都会有上万人来到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白层古渡红军纪念碑,了解红色历史,学习长征精神。
与白层古渡红军纪念碑隔岸相望的正是鲁容乡。多年来,鲁容乡依托红色文化,大力发展经果林,村民们的生活越过越幸福。
风景如画的鲁容乡孔明村芒果基地
“我们这里的传统农作物是甘蔗和玉米,2016年改成了种植百香果和芒果,收入翻了一番。”5月14日,贞丰县鲁容乡孔明村村的芒果基地,芒果挂满了枝头。望着一片丰收的景象,鲁容乡副乡长蓝治清津津乐道。
鲁容乡位于贞丰县东部,平均海拔650米,年平均气温19.1度,年降雨1095.2mm,全年无霜,属于亚热带地热河谷地带。
2016年,鲁容乡请中国热科院、贵州省农科院等权威科研院所实地论证、试种,与群众共商,确定了符合鲁容乡土地、气候特点且有市场优势的百香果、芒果为主导产业。
5年来,鲁容乡依托企业市场优势,以销定产,与农户、大户签订保底回收协议,甚至把芒果卖到了俄罗斯。芒果的价格由品质决定,鲁容乡最好的芒果每斤的批发价能超过10元。
鲁容乡孔明村村民蒙兴玟
“当我看到亲朋好友都回老家务工时,我心动了。”鲁容乡孔明村村民蒙兴玟之前一直在省外打工。考虑到父亲的身体状况,2018年底,他辞掉了月薪五六千元的空调装修工作,从宁波回到了家乡。
2019年4月,蒙兴玟成为了鲁容乡芒果产业基地的一名务工人员。
蒙兴玟勤奋好学,师傅走到哪,他便跟到哪。学习了六七个月的施肥、修枝、驱虫等技术后,蒙兴玟成了基地里的一名管理人员,每个能拿到4500元左右的工资。除此之外,他还流转了20多亩地,自己种植芒果。
截至目前,鲁容乡种植芒果达到3.18万亩,百香果1.37万亩,带动了5112名群众实现就地近业就业,累计发放务工工资及土地分红超1亿元,全乡户均增收2.3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