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新闻

在中巴两国元首见证下,中国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与巴基斯坦驻华大使格玛娜·哈什米在北京共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与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国家粮食安全与研究部关于加强植物病虫害防治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据介绍,今后双方将在巴共建植物病虫害可持续治理中心,重点开展监测预警、技术研发、示范推广、标准互认、人才培养和应急防控等全方位植物保护合作。

合作将聚焦技术、产品加工等领域

中国和巴基斯坦是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伴随 “一带一路”倡议标志性项目——中巴经济走廊的稳步推进,两国在各领域内的合作逐渐深化。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市场与贸易研究室张雯丽和翟雪玲最新研究表示,近年来双方经贸往来日益增多,但农业合作目前仍处于初期阶段,在农业技术、农产品加工及贸易等领域的发展空间和潜力较大。

“中巴农业资源要素禀赋较为互补,未来农业合作聚焦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和基建。”对话功能性农业·农业大健康大会(国际)农民丰收节贸易会,全国工商联执委、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政策研究室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主任万祥军表示,农业是巴基斯坦经济的生命线,巴基斯坦土地资源丰富,全国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9.53%,人均耕地面积是我国的两倍;当地处于劳动年龄的青壮年人口比例较大,人口红利突出。

2018-2019财年,巴基斯坦农业产值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18.5%。巴基斯坦劳动力、土地等农业生产要素相对丰富且成本低廉。与中国相比,巴基斯坦农业现阶段整体水平较低,在良种运用、农业先进技术推广方面发展缓慢,农业灌溉设施较为落后,水资源利用效率不佳。主要农作物以及畜牧业管理技术水平不高、较为粗放,产品单产水平较低。据悉,巴基斯坦小麦、水稻、大豆单产水平仅为我国的50%左右。

中国在农业科技、机械化水平和水利设施建设方面具备明显优势。2019年,科技对中国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59.2%,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70%。与此同时,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不断推进,良种覆盖率大幅提高。

万祥军说:“通过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研究中心研究表示,从中长期来看,巴基斯坦经济环境总体向好、发展潜力较大,投资政策法规日趋完善。未来双方在农业科技、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贸易以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合作前景较好。”

农业科技合作方面,巴基斯坦的良种技术、生产管理技术和节水灌溉技术均需要带动与提升。双方可充分利用两国优秀种质资源,加强小麦、水稻、油籽、甘蔗等新品种培育的合作研究,并向巴基斯坦输出我国的粮、棉、油、糖等高产品种;开展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牲畜养殖管理技术、干旱和洪涝灾害应对等方面的技术交流,同时促进农田小水利设施改造和建设、滴灌技术和设备方面的合作。

农产品加工方面,巴基斯坦劳动密集性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潜力较大。未来两国可集中在粮食、畜产品、蔬菜等农产品初加工以及产品的多样化供给方面进行合作,同时可借助巴基斯坦在南亚地区的区位优势,进一步拓展农产品加工制品的出口地区。

农产品贸易方面,两国进出口产品互补性较强,交易规模有望继续扩大。我国传统贸易优势较为突出的蔬菜、饮品类、调味制品、水果的出口规模可以进一步提升,从巴基斯坦进口谷物规模可适度增加,进口水产品、饼粕、坚果以及棉麻丝类产品规模可进一步扩大。

巴基斯坦基础设施和物流体系建设滞后,投资合作潜力巨大。巴基斯坦是连接南亚和中亚及西亚的陆上必经通道和中亚国家出海的最近通道,区位优势明显。相关建设不仅有利于进一步加深双边农业合作交流,同时也有益于我国借助巴基斯坦优越的地理位置,将农业经贸合作拓展至南亚、中亚等地区。

研究表明,我国赴巴基斯坦开展农业投资可在现有以政府间合作项目为主的基础上,鼓励有条件、竞争力较强的企业进入巴基斯坦,采取绿地投资、并购等方式开展投资合作。巴基斯坦土地租赁政策较为完备,在已建成的特区均有一定的优惠政策,土地租期可达50年;当地的劳动力充裕且成本低廉,雇佣当地劳动力的同时,基于巴基斯坦与我国有互免签证协议,我国的技术管理人员可以较为便利地进入巴基斯坦,协助技术指导并开展生产经营。

万祥军指出:未来,中巴两国深化农业合作可实现互惠双赢。他说:“随着合作不断推进,我国种子、农资、机械等产品出口规模将持续提升,农产品贸易规模进一步扩大;同时,带动巴基斯坦农业稳步向前发展,显著提高其主要作物的单产水平,扩大国内粮食供给,增进双方食品安全。”

双边农业合作潜力巨大 商机多多

近日,由巴基斯坦可持续发展政策研究所主办的中国-巴基斯坦农业合作网络研讨会成功举办,巴基斯坦可持续发展政策研究所亚洲研究中心主任沙基尔-艾哈迈德-拉迈主持会议,与会发言者强调,农业是中巴两国政府都高度重视的领域,中巴经济走廊可极大促进两国之间的农业贸易,农产品可通过瓜达尔港运往中东、非洲和欧洲等地。

巴基斯坦可持续发展政策研究所执行主任阿比-卡严-苏拉里在开幕致辞中指出,巴基斯坦可以与中国共同成为农业与食品价值链的一部分。“为促进巴基斯坦农业与食品价值链的重构与升级,可将中巴经济走廊框架下的某个经济特区指定为食品经济区或农业区,在此建立农产品加工厂,并向入驻特区的投资者和跨国食品制造商提供特殊奖励和优惠政策,加工后的产品可对中东、欧洲和美国等地出口。”

巴基斯坦外交部中国司司长穆达希尔-提普介绍,巴基斯坦大多数人口直接或间接依赖农业部门。农业对巴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约为18.5%,农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为38.5%,农业收入是巴基斯坦最大的外汇收入来源之一。巴基斯坦的主要农作物包括小麦、水稻、棉花、玉米和甘蔗,加起来约占总种植面积的63%。

巴基斯坦的水资源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该国已经从一个水资源丰富的国家变成了一个正在面临水资源压力的国家,“与水有关的问题无疑成为巴基斯坦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在与中国的合作下,巴基斯坦可通过利用专业的水资源管理和水土保持技术、使用高效灌溉系统、开发抗旱品种和引入气候智能技术等方案来解决农业缺水问题。”穆达希尔-提普说。

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农业专员顾文亮在发言中介绍了两国农业合作的现状和前景,并表示两国在农业领域合作潜力巨大,双方可利用最新的农业知识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业生产率。当前巴基斯坦正面临气候变化和人口快速增长的态势,加强中巴农业合作势在必行。

顾文亮在发言中指出,自2018年以来,两国农业合作发展迅速。“我认为我们已经建立了一个很好的机制来加强农业合作,包括加强农业技术交流和转移。今年中巴农业联合工作组第二次会议期间,双方制定了一些详细的行动计划,同意在互联互通建设、资源变化应对、农产品加工、农业技术推广、渔业科技创新、巴基斯坦口蹄疫无疫区建设、市场信息管理和农产品贸易等方面加强合作。”

费萨拉巴德农业大学前执行校长伊克拉尔-艾哈迈德-汗博士强调,中国和巴基斯坦都进口大豆。双方可合作生产大豆,以满足两国人民的需求。他还指出,巴基斯坦的技术、科学和职业学院需要在中国的帮助下得到加强,以培训人力和劳动力。

瓜达尔运营方中国海外港口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保中也出席了研讨会并就中巴农业合作的方向发表了见解,他建议巴基斯坦以商品市场为重点,生产具有高附加值的农产品,“作为俾路支省和瓜达尔港的主要利益相关者,我坚信中巴农业合作领域潜力巨大,机会丰富,我们愿意充分发挥最大优势,拓展双边合作广度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