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荒坡到国家森林乡村 从发展难到蜜柚出口俄罗斯—

05.102021 来源:贵州日报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黔南州都匀绿博园迎来一了四面八方的游客,荔波大小七孔景区更是人山人海,福泉市洒金谷游人如织……游客们徜徉在如画般的美景中,享受黔南的好风光。

绿色是黔南发展的底色。

2011年5月9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到贵定县甘溪林场考察调研,提出了“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还要在更高境界上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指示。

风雨十年,奋斗十年。十年时间,黔南各位干部群众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努力在“开创百姓富、生态美多彩贵州新未来”征程上阔步前行。

十年时间,黔南在发展和生态的道路上步履铿锵……

2017年1月1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漳江流域保护条例》实施;

2019年,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州;

2020年3月3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实现所有贫困县整体出列,420万黔南人民告别贫困历史。黔南贫困人口发生率从2014年的24.12%降至0.68%,历史性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三都、罗甸两个深度贫困县提前一年出列!在全省3个自治州中率先实现贫困县全部摘帽;

2020年10月18日,中国第四届绿化博览会在都匀开幕;

河长制、蓝天保卫战、绿水保卫战等一系列举措的实施,漳江河、涟江河保护条例的立法实施,

2020年,黔南州 GDP 达 1595.4 亿元,经济总量在全国 30 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从第 6 位跃居第 3 位,从全省第 5 位跃居第 4 位,综合测评持续保持在全省前列;

2020年,黔南州森林覆盖率达65.82%;

……

十年时间,黔南各族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须臾不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用实际行动守底线走新路,谱写新时代的奋斗篇章。

十年后的今天,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提出10周年之际,贵州日报报刊社黔南记者站特别策划【绿水青山看不尽美好生活享不停】系列专题报道,小切口大视野,以百姓视角展现10年来黔南守底线走新路的历程,敬请关注。

“开花寨,巴掌大,望天水,看天田,种农业,只开花……”这句话是2014年之前,平塘县掌布镇开花寨村最真实的写照。

开花寨村位于曹渡河上游,平均海拔604米,受地形地貌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河谷气候温度稳定,空气湿度大,土壤为硅酸质黄壤,不适合传统农业种植。

“那时候种地太难了,要想赚钱就是靠去打点零工,一年到头卖头牛,种点包谷喂猪卖这些,反正那个时候条件是非常的差。”开花寨村群众江秀恩告诉记者。

柚子丰收的喜悦

产业发展的不足,群众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也让青山变成了荒山。

开花寨村石门楼组的群众江秀云回忆起从前感慨道:“ 在十几年前的时候,路也不通,那时候我们生活都很苦,每天上山砍柴来烧火取暖、煮饭吃,你看,我身后的这座青山原来都是光的。”

为突破发展困局,开花寨村的一名普通党员江秀才,十多年来凭着一股永不低头的闯劲谋发展,走市场走出了一条艰苦的蜜柚致富路。

江秀才和蜜柚合影

江秀才初中毕业后,就过上了在外面闯世界的日子。一次偶然的机会,江秀才结识了一位从事柚子种植的广西朋友,了解到种植柚子发展前景较好,一心想改变家乡面貌的他开始萌生了种植柚子发家致富的想法。

“1998年,我试着从广西带回10株柚子苗进行试种,为了确保沙田柚种植成功,我肩扛五六十斤泥土,走了一个多小时的山路,乘车到广西玉林沙田柚研究所去做土壤化验,经过几年的培养获得了成功。”江秀才如是说。

2014年得到政府重视的蜜柚产业迎来春天,村里申请到的250万项目资金,让开花寨村的蜜柚基地一下上升至近8000亩。

掌布开花寨村蜜柚基地种植基地

发展至今,掌布镇蜜柚基地发展至8600亩,森林覆盖率也从40%到78.2%,并于2019年12月获得国家森林乡村荣誉。

2020年12月1日,开花寨村4万斤“天眼”蜜柚搭乘专车走出国门,驶向俄罗斯,实现贵州省精品柚子的首次出口,也标志着平塘在农产品销售上实现了外贸订单“零”突破,平塘农产品正式开启“一带一路”新征程。

开花寨村须臾不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用实际行动守底线走新路,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篇章。

end

上一篇:袁隆平“超优千号”超级杂交水稻测产传喜讯:平均亩产1004.83公斤

下一篇:喜!奇!陕西两劳模在杨凌流转300余亩地建大棚种“蔬菜良种”

网站地图
基地概况
上合资讯
上合新闻
重大活动
农业合作
合作信息
政策资讯
农业培训
培训预告
直播课程
点播课程
交流示范
科技交流
示范推广
上合会客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