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访谈

在上海合作组织民间友好论坛——智库分论坛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灵桂指出,2020年11月,习主席在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20次会议并发表的讲话中,指出了上合组织成立以来,走出了互相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典范。

上合组织要弘扬上海精神,携手构建卫生健康共同体、安全共同体、发展共同体、人文共同体,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多的实践和探索。并明确表示中方将与2021年举办首届上合组织民间友好论坛,这也是这次会议的起源和来源。这次民间友好论坛及其框架下的智库分论坛正是弘扬上海精神、落实上合组织元首峰会一个具体的行动。

会上,王灵桂表示,当前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和国际体系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地区热点和冲突加剧。一些国家社会撕裂,矛盾激化,一些国家借疫情故意抹黑有些国家,国际形势越是错综复杂,完善全球治理和地区治理的需求就越是迫切。上海精神和构建上合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和实践在复杂的形势下、在严峻的形势下显得弥足珍贵。

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王灵桂对上合组织的发展提出了三点看法:

一、为积极有效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上合组织应该并且能够在全球和地区卫生治理领域发挥好更大作用。上合组织成员国都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气候和地理条件复杂,医疗基础卫生建设参差不齐。上合组织高度重视在公共卫生领域的沟通与合作,并且建立了部长级的会务机制。新冠疫情爆发后,成员国及时召开卫生部部长视频会议,通过了应对新冠病毒传播的有效措施综述和会议成果声明等重要问题。随着第二波第三波疫情在全球大规模的出现,特别是有些国家出现了变异情况,相关的成果国正在面临严峻的考验。面对疫情特别是疫情变异的挑战,上合组织应该积极探索完善公共卫生治理的路径,通过建立可靠的信息交流机制,进一步加强多边合作组织框架建设,与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开展交流合作等,提升成员国应对突发传染病的能力,助力成果国早日走出疫情危机。

二、为促进后疫情时代成员国的经济恢复,上合组织应在加强地区各国务实合作和互联互通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经济势头良好,在全球经济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步回升。近几年来我们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始终保持30%左右,为上合组织提供了重大的动力。新冠疫情蔓延对全球和地区产业链、供应链造成的严重冲击,导致全球贸易和投资下滑。面对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上合组织应该充分利用成员国相互接壤的地缘优势,继续推动建设,开放便捷的交通运输体系,并通过不断精简海关的程序,打造人员往来和货物运输的绿色通道。积极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积极推动地区的融合发展。同时,应进一步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加强成员国之间在数字经济、电子商务、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合作。加快相关领域统一规则和标准的制订,为经济合作打造新的增长点。

三、上合组织要继续推动人文交流和民间交往,在夯实睦邻友好合作的社会和基础上发挥我们更大的作用。上合组织在人文领域积极探索合作模式,目前已经启动了文化、教育、科技、旅游等多个部长级会务机制。在合作办学、人员培训、媒体互动、医疗旅游等方面搭建起了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交流平台。2008年成立的非实体合作网络,上海合作组织大学已经为成员国联合培养了2000多名高等教育专业学生,不断的提升了成员国的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上合框架内设立的人民论坛、妇女论坛和媒体论坛,聚焦不同的合作主题,吸引民间机构和不同的社会群体积极参与,为增进成员国的相互理解和共事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在过去长期以来,良好发展的态势上,在已有的良好的合作基础上,上合组织应继续积极的探索媒体交流方式,在营造客观真实的舆论环境上多做工作。在破解后真相的道路上作出我们更大的贡献。要继续加大各平台培训专业人才的力度,增加留学生和青年交流的名额,把我们未来的明天打造的更加灿烂。积极的搭建不同层次的智库交流平台,为综合性和前瞻性的研究提供我们的智力的支持。

上合组织地区孕育了众多的古老文明,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宗教在这片土地上交融汇聚,中国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孔子曾经说过,君子和而不同,从倡导树立平等到倡导构建人文共同体,中方历来积极致力于同各方一体把上合组织打造成包容的典范,这次论坛的召开将为推动上合组织民间的友好交往和文明交流注入强大的内生动力。

上合组织将继续弘扬上海精神,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努力为上海精神注入新的新时代新阶段的内涵,并为维护世界和地区的和平稳定推动共同繁荣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我们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