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访谈

第28届农高会于10月22日在杨凌示范区如期举行,来自遥远的荷兰的5家企业入驻农高会D展馆,1家荷兰公司的中国独家代理公司于B馆参展,主要在设施农业、蔬菜新品种、人工补光、环境控制、果蔬保鲜以及苹果、梨、樱桃等果树品种等方面展示。

据了解,杨凌示范区与荷兰在现代农业交流合作方面联系紧密。早在2012年,杨凌便与兰辛格兰市缔结为友好城市,双方交流经验,洽谈合作,并共同成功举办了中荷马铃薯及园艺企业对接活动,实施了荷兰绿色智慧园艺公司水培蔬菜生产温室项目。2015年,杨凌示范区领导率团访问兰辛格兰市并举行推介交流活动。2018年,杨凌示范区组织设施农业企业代表赴荷兰进行交流学习。2019年,杨凌示范区又与荷兰韦斯特兰市签订缔结姊妹城市意向书。

图片1

荷兰驻重庆总领事馆的农业与食品官员胡玺喆

荷兰驻重庆总领事馆的农业与食品官员胡玺喆在采访中表示,荷兰和中国在农业合作方面有着较深的渊源,智能玻璃温室是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从荷兰引进,主要用于科研和展示;而近十年来,这项技术更多的被应用到大规模的商业化生产过程中,经济效益显著,带动了更多产业的发展。此外,中荷两国在养殖业方面的合作也很久远,近30年来,两国在饲料、现代化养殖模式、规模化养殖场、动物福利、减少抗生素使用等方面合作越来越多。

“杨凌秦农智慧农业园就运用了很多荷兰的设施农业技术,例如荷兰豪根道的环境控制技术和水肥一体化技术、科迪马栽培技术都在其中落地使用。除此之外,还在水土保持、科研教育等方面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都有合作。”胡玺喆告诉记者。

胡玺喆说,荷兰一直想与中国,特别是杨凌示范区在农业现代化、新的科技以及可持续循环农业上有更深地合作,所以,现在有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我觉得有了更新的机遇,我们也在关注陕西省或杨凌示范区的相关政策与可合作领域,希望可以在更多的领域扩大合作。

下一步,荷兰与中国将会更加关注可持续循环农业,这将与环境保护、人与自然的平衡息息相关,包括粪污处理、新品种开发、植物品种权保护、知识产权保护以及新型高效节能的农业生产技术。

“我们也注意到,农业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普通的农民使用这些技术、设备、系统会有一定的门槛。如何进行农业人才培养,荷兰的经验是建立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因此,我们也正积极寻找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与陕西、杨凌示范区合作的机会。” 胡玺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