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满中秋月,家国共团圆
在中秋、国庆“双节”来临之际
杨凌示范区
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
——来自哈萨克斯坦共和国
驻西安总领事馆的一封感谢信
信中说,哈萨克斯坦与中国是一衣带水的近邻,也是友好邻邦,同时也是永久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在中秋节和国庆节双节来临之际,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驻西安总领事馆向中国人⺠献上最诚挚的节日祝福。祝愿哈中两国睦邻友好关系在新的时代迎来新的高度,两国人民幸福安康。

其实,杨凌示范区与哈萨克斯坦的合作由来已久。早在2017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哈萨克斯坦研究中心成立,该中心以哈萨克斯坦为研究对象,主要开展对其自然资源与环境、社会制度与经济政策、农业和食品产业、科技动态和文化教育方面的研究,为中哈农业科技合作高端人才培养、国家和农业企业提供咨政服务。中心已与哈萨克斯坦三所知名农业大学(赛福林农业技术大学、哈萨克斯坦国立农业大学和西哈萨克斯坦农业技术大学)的经济系、管理系等相关专业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方面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9月5日,陕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赵一德出席在哈萨克斯坦举行的中国(陕西)——哈萨克斯坦高等教育展,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哈萨克斯坦赛福林农业技术大学联合成立的“中哈食品绿色加工和安全控制科技示范园”“中哈食品科学与工程硕士联合培养项目基地”揭牌。
在今年5月举行的中国-中亚五国峰会期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哈萨克斯坦赛福林农业技术大学签署了“中哈食品科学与工程硕士双学位境外办学项目”。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对此项目非常重视,要求赛福林农业技术大学加强与西农的合作交流,提高本国食品和农产品深加工水平,促进食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哈萨克斯坦是中亚畜牧业和粮油作物主产区,但相关加工业发展滞后,普遍存在生产工艺和设备落后等问题。为进一步落实峰会成果,促进中哈食品科学领域的纵深合作,经过前期磋商,西农大与哈萨克斯坦赛福林农业技术大学筹建了“中哈食品绿色加工和安全控制科技示范园”与“中哈食品科学与工程硕士联合培养项目基地”,推动双方在农业、食品科技和教育领域的深化合作,助力哈萨克斯坦实现农产品深加工和人才培养的跨越式发展,共建中哈友好合作的新里程碑。
“中哈食品绿色加工和安全控制科技示范园”针对特色乳制品绿色加工和安全控制研究与示范、特色肉品品质保持与绿色加工与示范、谷物品质与食品加工适用性研究与示范及油料功能化加工与产品开发研究示范等领域开展合作,双方拟在赛福林农业技术大学食品与加工研究所试验基地,联合打造粮油、畜产品绿色加工和安全控制技术特色示范基地。
“中哈食品科学与工程硕士联合培养项目基地”建设旨在进一步落实峰会期间双方领导人签署的中哈双边成果清单,为哈萨克斯坦培养食品领域的专业人才,并于今年9月份开始招生。
此外,杨凌示范区还与哈萨克斯坦通过建设海外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深化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等多种形式开展深入合作,为当地农业示范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其中2015年5月,杨凌示范区管委会与哈萨克斯坦国际一体化基金会签订了合作协议,决定共同开发建设总面积为3000亩的中哈农业科技创新园。园区主要开展小麦、玉米、油料、蔬菜、苗木等品种示范和设施大棚、节水灌溉、农资机械等技术推广等工作。截至目前,共向中哈园引种试验小麦、玉米、大豆、油菜、蔬菜、苗木6大类48个品种,累计种植面积1500亩,并与哈萨克斯坦农业教育研究中心等四所农业科研单位建立了广泛联系与合作,擘画了一幅国际合作新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