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推广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了粮食生产,保证粮食安全,要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蕴含的发展理念,“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推动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巩固大豆扩种成果。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


对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小麦育种专家张正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一名长期扎根于麦田的农业科技工作者,要始终把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作为工作的头等大事,扎实推进开展小麦种质资源创新与小麦育种工作。


粮食安全是一项长期工作,目前粮食生产的短板主要在于中低产田面积大,产量低,如何破解?张正茂认为首先思想要高度重视,坚持扭住粮食不放松,要求粮食党政领导同责。在粮食生产上贯彻落实“千万工程”的理念,认真做好“千村示范,万村推广”的农业科技事业示范和推广工作。确保粮食面积“红线”,扎实推进中低产田改造,扩大建设高标准农田。坚持国内自给为主适度进口为辅,树立大食物观,继续抓好肉蛋奶瓜果菜等食物生产。


张正茂教授(右一)查看小麦新品种性状表现


近年来,张正茂团队立足西北旱地小麦生产实际,引进和自主创新旱地小麦种质资源1000多份,每年配制杂交组合300—400个,选育旱地小麦品种(系)8个,在陕西、甘肃、河南、山西、新疆等地示范推广。


图片


2022年,张正茂团队建立了“上合小麦育种创新基地”,开展中哈两国小麦种质资源及其近缘野生种基因型、表型、抗寒性、抗旱性、抗病性精准鉴定,挖掘两国小麦种质资源及其近缘野生种的优异、高产、抗逆小麦基因。


“我们通过试验示范,推广中国农业科技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装备,四个大麦小麦品种在上合国家开始示范种植。”张正茂说。


建设农业强国,离不开科技和创新双轮驱动。下一步,张正茂团队将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贯穿到实际工作中去,最大限度发挥科技引领作用,推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前沿技术突破,为确保全国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积极努力。



一是依托上合小麦育种创新基地,扎实做好小麦育种工作,定向培育更多更好的小麦优良品种;


二是在陕西渭北旱塬、甘肃陇东、河南豫西建立示范基地,主动做好已经审定的普冰297、普冰322、普冰151等品种的示范推广工作;


三是依托丝绸之路小麦创新联盟,积极助力西安爱菊粮油、西安合途贸易、哈萨克斯坦实达公司等驻哈中资企业做好在哈订单农业生产,建设2个1500亩试验示范基地,从优良品种、绿色栽培、水肥一体化、农机农艺结合等方面扎实推进,辐射带动200万亩订单小麦、油菜生产,中资企业收购仓储加工,进口更多的优质小麦,缓解国内土地生产压力,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四是为更多企业牵线搭桥,助推中资企业走出国门,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开展国际生产和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