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新闻

近年来,在上合组织农业基地倡议的推动下,杨凌与上合组织国家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在这股合作共赢的潮流中,涌现出了一批批“农科使者”。他们时常往返于杨凌与上合组织国家,为推动国际农业合作、经贸交流、传承丝路精神仆仆道途,杨凌现代农业国际合作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兵,就是其中之一。

图片

5月21日,记者见到刚刚从乌兹别克斯坦回国的陈兵,今年,他已经完成了两次跨国之旅。

“这次出差乌兹别克斯坦,一方面是处理一些中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工作,一方面参加几项重要的活动。”陈兵告诉记者,在陕西省贸促会的大力支持下,在他们公司的努力和推动下,4月28日,上合组织农业基地首个海外会客厅——上合生活馆塔什干会客厅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上合组织农业基地中国(陕西)商品交易中心揭牌。

上合生活馆塔什干会客厅经汇集了包括农机装备、灌溉设备、特色农产品、日用百货等上百种陕西特色产品,是推动杨凌乃至陕西与上合组织国家间涉农投资、经贸合作、科技文化交流的一体化服务平台,更是积极落实中国-中亚峰会精神,推动中国与中亚五国产业合作、经贸往来的重要举措。

图片

两天后的4月30日,中国·西安康复路小商品国际贸易展销中心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上合组织农业基地中国(陕西)商品交易中心揭牌运营。

该中心也是在陕西省商务厅促成下,由杨凌现代农业国际合作有限公司与西安市新城区康复路小商品国际贸易中心合作建设的又一重要平台,汇集了西安市新城区康复路商圈20余家大型综合性商贸市场提供的20个大类300余项优势货品,涵盖服饰、五金机电、小家电、文体用品、劳保用品、母婴用品等多种类型,单品数量达2000余件。这对于进一步扩大康复路小商品知名度和影响力,助力打通外贸发展新通道,让好货走出国门具有重要意义。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塔什干上合组织农业基地中国(陕西)商品交易中心已经逐步成为杨凌、陕西乃至中国企业在乌的‘娘家人’,其孵化助推产能合作、经贸往来的平台作用越来越大。”陈兵欣慰地表示。

图片

而他所在的国合公司对外贸易额也在逐年递增。从2021年700万人民币到2022年的5000多万人民币,再到2023年的1.08亿人民币。

2021年以来,陈兵一直往返于杨凌与乌兹别克斯坦等上合组织国家,为农业对外开放奔走不息。只要有需要,他总是说走就走。近三年来,虽然忙碌,但他却乐此不疲。

在他的努力和团队的有力推动下,2021年10月揭牌的上合组织农业基地中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已经初具成效。

图片

“今年3月,6000株优质苹果种苗运抵乌兹别克斯坦锡尔河州上合组织农业基地中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来自陕西铜川的青砧苹果种苗及其配套无支架新型矮化栽培技术首次走出国门,在乌兹别克斯坦落地生根,对促进当地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陈兵介绍说,中乌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占地3500亩,其中设施农业108亩,主要从事新品种试验试种、新技术试验推广、优良品种繁育扩繁及农业科技服务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近两年多来,先后试种了高酸花生、玉米、棉花、油葵、石葵、苹果、葡萄、无花果等40余个品种以及生物防控、光伏灌溉、土壤改良和节水灌溉等领域14项不同装备、技术等的试验示范,部分试验试种品种显现良好市场潜力,并直接带动合作方出口1300余万元。

“通过试验示范、展示展销,有力推动了当地农业生产力的革新。”陈兵表示,“仅覆膜滴灌技术的在棉花种植上的应用,就让当地的棉花产量由每公顷3吨提高到了每公顷7吨,极大地带动了当地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图片

陈兵还告诉记者,目前园区带动了不少新技术的推广,与西农大围绕节水灌溉、光伏灌溉深度合作,解决的当地偏远地区灌溉难题;与区内企业中捷四方合作,在园区推广病虫害的生物防控技术;与农康机械的合作,一批国产的农机装备在园区展销……

“此外,随着园区的建设完善,带动了当地的交流培训,线上线下累计培训了1000多人次。”陈兵补充说。

走出国门,建设海外现代农业科技园区,推动农业对外开放和经贸往来,把满载希望和友谊的“杨凌金种子”播撒在中亚大地,造福上合组织国家和人民,对于陈兵来说,是人生中最难忘的经历。

图片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为企业搭建跨境电商、进出口贸易平台,进一步深化农业领域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积极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不断探索对外农业合作的新模式,当好上合组织农业的‘绿色使者’。”陈兵表示。

如今,陈兵的上合之旅还在继续。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将有更多精彩故事发生在像陈兵这样的青年使者身上,为推动国际合作、传承丝路精神前赴后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