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地新闻


今年6月14日,是习近平总书记作出“设立上合组织农业基地”重大倡议五周年。五年来,陕西省把上合组织农业基地建设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高水平推进基地在杨凌示范区落地建成,基地建设实现了从“中国倡议”到“重大共享平台”、从“愿景规划”到“现实成果”的突破性进展。如今,基地正奋力打造农业新质生产力策源地,一幅“立足中国、辐射上合、联动周边、面向全球”的农业国际务实合作新蓝图徐徐展开。

图片

今年3月,首届中哈食品科学与工程硕士双学位项目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落地,博尔加齐 艾姆等四名哈萨克斯坦的学生成为第一批研究生来到中国深造,他们将于明年6月毕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留学生博尔加齐 艾姆

我很珍惜这次来中国学习的机会,这里的老师和同学都很亲切。希望自己回到家乡后,能将所学运用到工作中,为中哈两国农业发展作贡献。

图片

2023年中国—中亚峰会期间,作为境外联合办学的首次探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与哈萨克斯坦赛福林农业技术大学签署联合培养双学位高技能人才协议,并计划扩大规模,推进与上合组织国家农业人才培养与青年之间的文化、科技交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 于修烛

我们还想跟相关的高校,包括哈萨克斯坦相关高校,还有上合组织其他国家的高校,开展类似的培养模式,来培养更多的留学生,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还有合作,打下更好的基础。

图片

夏收时节,在杨凌上合小麦育种创新基地,杨凌育种专家专门为中亚地区培育的抗旱、丰产新品种——“普冰”小麦良种长势喜人。5年来,为促进中亚地区粮食增产增收,杨凌育种专家团队不断培育、改良小麦品种,普冰系列突破了“小麦—冰草”远缘杂交世界难题,创制出的小麦优异种质材料将有力保障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等国家的粮食安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 张正茂

这是用普通小麦与来自毛乌素沙漠南缘和新疆边缘一带的蒙古冰草进行杂交所选育的后代,旱地都可以种植,同时我们把这个品种也引种到了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巴基斯坦去了,在那表现也非常好。

图片

上合组织农业基地建设5年来,杨凌示范区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上合组织国家先后建成10个海外农业科技示范园和20个上合组织农业实训基地,辐射面积达3000多万亩,先后完成了13大类115个优良品种的引种试验和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产能合作加速拓展,上合组织国家农产品电商平台正式开通,我国与上合组织国家绿豆、苹果、皮革等农产品跨境贸易路径开辟,经贸合作进一步扩大。京东俄罗斯国家馆落户基地,年均销售额超过2亿元。在基地的带动下,杨凌示范区2023年进出口总额达到10.88亿元,五年平均增长20%以上。

杨凌国合公司副总经理 陈兵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为企业搭建跨境电商、进出口贸易平台,进一步深化农业领域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积极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不断探索对外农业合作的新模式,当好上合组织农业的“绿色使者”。

图片

上合组织农业基地建设5年来,杨凌示范区统筹调动国家和省里各领域资源力量,高水平推进基地在陕西杨凌落地建成,有效发挥了“培训、交流、示范、产能合作”主体功能,为促进我国与上合组织国家农业交流合作作出了积极贡献,被列入上合组织成立20周年农业合作重要成果。先后与全球60多个国家在现代农业领域建立务实合作关系,推动种业创新、人才培养、园区建设等深层次、多方面的开放合作不断深化,让上合之“禾”茁壮成长。

杨凌示范区党工委书记 史高领

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上合农业基地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始终把基地建设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抢抓国家共建“一带一路”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杨凌示范区农业科技、教育、人才和产业优势,聚焦基地核心功能,持续强化机制、搭建平台、做优示范、促进合作,更加积极有力地服务上合组织国家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努力把基地建设成为国际农业科技创新合作、农业科技及管理人才培育、农业实用技术示范推广、农业经贸及产能合作的重要平台,为推进全球农业发展、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持续贡献“杨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