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信息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上合示范区不断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上勇争先,在全国首创推出“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综合服务平台”,全力破解对外经贸合作中的堵点难点,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

青岛海骊住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上合示范区内一家从事智能建造的企业。为降低成本,之前企业一直想从海外进口原材料,但因为缺少供应商的信息,企业的计划一度停滞。

640.jpg

少海汇青岛海骊住居营销中心经理 李海鹏

我们一开始在选海外的供应商的时候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说,我们对国外的供应商非常陌生,信息搜集的难度非常大,只是说数据在那,但是是不是真实可信的,落实的难度非常大。

得益于上合经贸综服平台的建立,企业利用平台的海外采购订单信息匹配模块,自动匹配双向经贸信息,足不出户就寻找到了合适的供应商。如今,海骊已与多家上合组织国家供应商达成合作,综合成本降低10%左右。

641.jpg

少海汇青岛海骊住居营销中心经理 李海鹏

现在我们通过平台已经跟包括伊朗、印度、俄罗斯的一些木材和石材的供应商建立了联系,现在正在积极地进行业务对接的阶段,应该很快就会有实质的业务落地了。

聚焦上合组织国家贸易企业的痛点堵点,上合经贸综服平台自上线以来,运维团队就在专项调研行动中积极梳理对外贸易往来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搭建经贸资讯服务中心、上线贸易撮合协调中心、建设跨境征信服务平台,优化提升服务功能。目前,来自10个上合组织国家的60多家头部企业、商协会已参与平台共建,吸引1.4万余家企业注册使用。

642.jpg

青岛上合华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槐康

我们依托“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进一步扩充完善了贸易链条,在贸易撮合、金融(等方面)进一步提升便利化,通过这些上合特色功能,赋能企业,更好地与上合组织国家间开展贸易合作。

在聚焦平台功能做“加法”的同时,上合经贸综服平台还聚焦物流通畅,优化提升运输效能。最近,俄罗斯的一家大型零售企业需要从我国进口一批生鲜水果,由于赶着上市,再加上货物不宜存放,需要尽快送达。企业通过上合经贸综服平台的运输方式智能匹配功能,利用多式联运,在上合示范区由铁路转成中俄专线TIR运输,仅用时7天就送达位于莫斯科的企业驻地。

643.jpg

传化上合国际经贸有限公司业务总监 高汉玉

TIR运输模式“一车到底”,全程不换车、不倒装、不卸货,可以实现“门到门”“点对点”运输,全程冷链保鲜,直达当地商家门口,为俄罗斯生鲜零售企业提供了一站式跨境物流解决方案。自去年9月开通首条TIR运输通道以来,已发运TIR运输车辆超90车次,货值超过5300万元。

644.jpg

作为国内首家面向上合组织国家地方经贸领域的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上合经贸综服平台致力于为上合组织国家间经贸合作提供“贸易+通关+物流+金融”全周期、全要素、全链条一站式解决方案,目前平台已累计结算金额1.67亿元,信用上合出具信用报告超90万份。未来,上合示范区将依托上合经贸综服平台,为贸易企业、物流企业、金融机构、监管机构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打造国内企业走进上合组织国家的母港,上合组织国家企业进入中国的窗口。

645.jpg

上合示范区管委会企业服务一部部长 迟永欣

下一步,我们将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积极推动上合示范区综合改革,进一步完善跨境结算、通关便利、金融创新等平台功能,提升面向上合组织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贸易便利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