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杨凌科技创新成果持续涌现——
53个植物新品种通过国审,4个品种入选国家主导品种,荣获19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
获批1家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创造三年新增3家新佳绩。
农业节水与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中心揭牌,秦创原旱区现代农业产业创新聚集区获批建设,新增技术合同交易额9.6亿元,同比增长18%。
新增省级瞪羚企业4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2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60家。
……
亮眼指标的背后,是杨凌示范区扎实推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升级扩能,“三项改革”提质增效,科技创新和示范推广效能不断增强。
果赋能产业腾飞
陕西省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在“创新引领,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板块,特别点赞了杨凌在现代种业创新方面的突出成绩。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2024年,杨凌良科获批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企业,成为继伟隆、荣华种业后,杨凌乃至陕西第三家此类企业,至此,杨凌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已覆盖小麦、油菜、玉米三大主粮油作物,为农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上,杨凌成果丰硕。先正达杨凌育种技术中心、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基地等相继建成投用,联合实验室获批建设,强化了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种业创新提供坚实平台支撑。
杨凌,正凭借着实打实的数据和成果,在现代种业创新发展的道路上稳步迈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
新平台 赋能产业发展
2024年,杨凌紧扣 “三区三高地一基地” 建设目标,全力推进秦创原农业创新驱动平台建设,成效显著。
在平台示范引领上,3项案例入选省级典型,农业节水、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中心揭牌成立,旱区现代农业产业创新聚集区获批建设,进一步凸显了农业总窗口总平台的关键作用。秦创原的带动效应持续释放,新增技术合同交易额9.6亿元,与去年相比增长18%,创新活力十足。
在赛事活动推动方面,成功举办第12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专业赛、第3届全国现代农业创新创业大赛,凭借大赛的影响力,吸引23个优质项目落地杨凌,为当地农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人才队伍建设也成果丰硕,新增省 “科学家 + 工程师” 队伍17支、“新双创” 队伍35支,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坚实人力保障。
在金融支持力度上,通过投放 “科创贷”3050万元,以及面向科技型企业贷款4.25亿元,让政策红利实实在在惠及企业,为杨凌农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5年,杨凌示范区将紧紧锚定“三区三高地”与“旱区农业新质生产力策源地”目标,抢抓省部共建机遇,深化区校融合发展,以奋进之姿,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勇挑现代农业“国家队”的重任,引领旱区农业创新发展,奋力开创农业发展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