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期待在中国的学习和生活。我将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深入了解中国农业文化和发展经验,把在中国学到的知识带回巴基斯坦。希望中国和巴基斯坦的未来都能更加美好。”4月18日,巴基斯坦农业“千人计划”首期培训项目在杨凌开班。在首期开班仪式上,学员代表穆罕默德•哈马尤恩说。
春日的暖阳轻柔地洒在陕西杨凌的猕猴桃园,苍翠的猕猴桃藤蔓在支架间蜿蜒伸展,初绽的花苞星星点点。在这生机勃勃的景象中,一场别开生面的教学之旅拉开了帷幕。
3月,哈萨克斯坦农学博士胡胜开启了自己的“中国春耕行”,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麦育种专家张正茂一同下地,为选出适应中亚地区种植的优良小麦品种忙碌着。
9月4日,由商务部主办,杨凌示范区承办的“俄语国家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培训班”在上合组织农业基地开班。来自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农业部、水利部、农业大学等单位项目官员和专家参加。
在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举办之际,杨凌示范区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来自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南非、坦桑尼亚和卢旺达非洲等国家学员的五封感谢信,感谢杨凌示范区作为主办方在发展中国家智慧农业与绿色农业发展研修班和发展中国家现代养殖管理研修班上所做的辛勤努力和付出。
杨凌示范区先后举办水土保持、节水灌溉、设施农业等20多个主题培训170余期,40多个非洲国家的2500多名学员在杨凌参加培训交流,持续推动杨凌农业科技在非洲推广应用。
9月4日,由商务部主办,杨凌示范区承办的发展中国家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培训班在上合组织农业基地开班,来自阿富汗、巴哈马、柬埔寨、伊拉克、约旦、马来西亚、摩洛哥、尼泊尔、尼日利亚、巴勒斯坦等国的29名学员参加开班仪式。
8月24日至26日,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中国外文局国际传播发展中心承办的2024年巴基斯坦媒体智库人士中国行活动在西安、杨凌两地举行。
我国是人口大国、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农业高校作为我国农业领域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是农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农业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农业技术攻关的创新源、农业农村发展的思想库、涉农国际合作的前沿阵地,在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始终承载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使命。
今年以来,杨凌示范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着力打造“一带一路”现代农业国际合作中心,以上合组织农业基地建设为抓手,抓载体、强功能,在主动服务我国农业对外开放大局上展现了新作为。
8月25日,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组织开展的“巴基斯坦媒体智库人士中国行”活动走进杨凌。巴前看守政府新闻部长、Stratheia网总编辑 穆尔塔扎•索兰吉等9位巴基斯坦媒体人和智库人士参加活动,杨凌示范区党工委委员、组织部部长田晓炜陪同参观。
8月22日,由上合组织农业基地工作办公室主办的家禽现代化养殖系列第二期远程培训成功举办,本期培训主题为家禽现代化养殖管理。共有来自上合组织及相关国家900多人次在线学习。
杨凌持续加快创新平台建设,作物抗逆与高效生产全国重点实验室完成重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整治全国重点实验室、中国—中亚旱区农业“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建设加快推进,国家农业科技战略力量持续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