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棚樱桃年入50万,这种产业模式很“受捧”

03.102021 来源:中国农科新闻网

王浩的“致富经”念的与众不同,一棚樱桃卖到50多万,已然被众多樱桃种植户及消费者所熟知,这也使得他成为大伙眼中的“能人”。

“当前工人们正在为樱桃掐花,一是为了控制樱桃产量,二是为了防止樱桃病变。”3月5日,记者走进陕西省杨陵区揉谷镇产业路上的王浩家庭农场看到,偌大的一座大棚里,数百多棵樱桃树排列有序,整齐划一,七八名工人在王浩夫妻俩的带领下,手脚麻溜的忙碌着掐花,王浩边介绍边忙活。

图为王浩为记者介绍樱桃大棚管理情况

提起王浩来杨凌“农科城”种樱桃,可有一番说道。2010年,还在做生意的他,偶然间听到杨陵区很多人流转土地,发展农业。向来仰慕杨凌科技的他,毅然决定来到杨陵区流转了几亩地,便一头扎进农业里。

樱桃好吃树难种。刚开始发展樱桃产业,王浩在摸索中前进,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慢慢地樱桃产业迈上正轨。“2018年,湿度没有控制好,引发了灰霉病,樱桃减产了许多。”说话间,王浩颇有感慨。

图为工人正在为樱桃掐花

也正是2018年,王浩偶然得知来自大连的“老龚”在杨陵区也种植樱桃,多次请教被拒的王浩,不甘心。因为了解樱桃的管理时间,为了能学习到种植技术,王浩经常趁着樱桃管理的关键节点,来到“老龚”的果园边“取经”,这样一来,王浩也学习到了一些种植“门道”。

而最让王浩感到欣慰的是,在种植樱桃的路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以及杨凌老科协的技术支撑,成为他成功路上的最大“动力”。“发展樱桃产业,没有技术根本行不通,而杨凌有着两所高校以及老科协,他们是我做好樱桃产业的智囊团。”王浩说。

图为王浩妻子赵雪丽正在为樱桃树掐花

目前,王浩的家庭农场种植了十余种樱桃,通过请教专家、试验示范……在他不断的努力下,樱桃种植事业发展的越来越好。王浩也懂得了更多的果园管理技术,从剪枝、疏花、授粉、采摘,再到包装、销售等,王浩已然成为一名樱桃种植达人,学习到了更多的樱桃栽培技术。

王浩告诉记者,自己的樱桃种植棚里有天地一号、晓文一号、俄罗斯八号等多个深受市场青睐的品种,每年通过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很快就会销售一空。“眼前这座占地五亩的大棚,共栽植了440余棵樱桃树,按照往年来算,一个棚一年收入就能达到50多万元,收入很可观。”王浩说。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基础。在陕西省杨陵区,和王浩家庭农场一样着力发展壮大的新型经营主体还有很多。“实施新型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工程。”这是杨陵区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今年计划重点实施的农业产业发展十大工程之一。家庭农场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模式,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end

上一篇:“蟠桃”只应天上有 哪知杨陵桃满园

下一篇:科技赋能 项目支撑!杨凌全力打造“三区三高地”

网站地图
基地概况
上合资讯
上合新闻
重大活动
农业合作
合作信息
政策资讯
农业培训
培训预告
直播课程
点播课程
交流示范
科技交流
示范推广
上合会客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