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 项目支撑!杨凌全力打造“三区三高地”

03.102021 来源:杨凌发布

新时代展现新气象,新气象呼唤新作为。“十四五”期间,杨凌示范区将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独特的政策叠加优势和农业科技优势,通过项目支撑,全力打造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核心区,新时代乡村振兴、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引领示范区,奋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农业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和产业高地。

前不久,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陕西杨凌综合保税区,连日来种质资源保税研发园等功能板块的基础设施建设正在有条不紊推进,杨凌综保区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示范区自贸办主任苏亚文告诉记者,种质资源保税研发园为种质资源研发企业进行跨境研发提供服务,通过保税区内的进境种质资源保护中心赋能,使企业能够更好掌握全球资源,在实现企业自身发展的同时,带动杨凌种子产业发展。

据了解,杨凌综合保税区规划面积0.88平方公里,总投资40亿元,主要建设口岸作业区、保税加工区、保税仓储区、保税研发区和生活服务配套区等功能板块。目前,综保区在抢抓建设工期的同时,开展全方位招商,计划利用一年多时间,实现中亚等国家优质农产品贸易往来。

“综合保税区二期项目投资将会更加关注科技研发,充分发挥好科技引领作用和‘一带一路’农业科技交流中心作用,着力打造全国唯一农业特色综合保税区。”谈及“十四五”规划,苏亚文信心满满。

科技创新、示范推广、国际合作交流……杨凌“十四五”规划编制擘画了未来几年杨凌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按照目标要求,示范区发展和改革局挂图作战,通过专家高起点设计、征集各部门行业意见等方式,全力推动“十四五”规划编制落地落实。

“‘十四五’规划在设计上更突出了杨凌履行国家使命的主责和主业,更聚焦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特色。”示范区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韩长波介绍,在产业发展中,更加聚焦现代种业发展,提出围绕现代种业、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果业等领域,建设10个左右的产业创新中心,更好的推进双链融合。在对外开放合作方面,提出高标准推进上合组织农业基地建设,加快推进自贸片区和综保区建设等。规划具有很强的方向性、针对性,为推动杨凌建设“三区三高地”提供了宏观指导。

记者了解到,“十四五”时期,杨凌计划完成311个重大项目建设任务,项目总投资约1500亿元。其中创新驱动类项目106个,总投资544.89亿元;先进制造业项目12个,总投资76.2亿元;现代服务业发展工程类项目18个,总投资136.67亿元;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类项目23个,总投资91.36亿元;基础设施发展工程类项目14个,总投资22.90亿元;公共服务发展工程类项目66个,总投资245.17亿元;新型城镇化发展工程类项目47个,总投资351.24亿元;乡村振兴发展工程类项目10个,总投资95.49亿元。

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杨凌示范区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断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示范区推广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努力在农业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end

上一篇:一棚樱桃年入50万,这种产业模式很“受捧”

下一篇:印度与俄罗斯等国提出“2023国际谷物年”

网站地图
基地概况
上合资讯
上合新闻
重大活动
农业合作
合作信息
政策资讯
农业培训
培训预告
直播课程
点播课程
交流示范
科技交流
示范推广
上合会客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