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3日,首届上海合作组织民间友好论坛在武汉市正式开幕。
作为中国提议并在上合组织框架下举行的首次以民间友好为主题的高级别论坛,舆论认为,这不仅将有力促进各成员国之间的民间交往与民心相通,也寄予着中国对上合组织发挥更大作用的期许。
从2001年6月5日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到今天,上海合作组织已走过了20年的历程,20年来上合组织不断壮大,成员国不断增加,各方面务实合作不断加深,已然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综合性区域组织。
日前,中宏观察员、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主任宋微就相关话题接受本网专访。
中宏网记者:在上合组织成立20年之际,为什么会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开办首次民间友好论坛?
宋微:“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首次举办以民间友好为主题的高级别论坛体现了中国对民间交往的重视。民间交往在推动各方加强沟通、深化合作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从2020年中国国家领导人在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表示要举办上合组织民间友好论坛,再到今年国家领导人亲自为论坛发来贺信,表现出一个大国领导人对民间交往的高度重视。通过举办论坛,中国为上合组织各成员国搭建起了一个“增进了解、深化友谊、加强合作的重要平台”。在本次论坛中,智库交流、友城合作、卫生健康、乡村发展和减贫、高质量互联互通、新媒体培训等议题得到了深入交流;17个新项目签约,涉及总金额134亿元……相信本次论坛之后,一系列的民间交往活动将会进一步增多,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与尊重将会进一步得到增强,上合组织成员国人民心中的共同体意识将会得到进一步深化。在民间交往的推动下,上合组织终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民齐者强。’上海合作组织的未来,最终掌握在本组织各国人民手中。”
中宏网记者:本届民间友好论坛围绕“促进民间友好、‘传承上海精神’”为主题,请问其中又蕴含哪些深意?
宋微:“此去应多羡,初心尽不违”——首届上合组织民间友好论坛的主题体现了上合组织对“上海精神”的坚守。本次民间友好论坛以“促进民间友好,传承‘上海精神’”为主题,展现了20年来上合组织成员国不忘初心,对“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文明多样、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的认可与肯定。新冠肺炎对当今国际格局带来了深刻冲击,许多大国的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全球治理面临着新的挑战。面对一些国家深化政治同盟,一味寻找竞争与对抗,上海合作组织在“上海精神”的引领下,坚持平等协商、开放合作,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在逆全球化盛行的今天,上合组织各成员国不断加强彼此之间的经贸往来,推动产业链、价值链的深度融合;在大国竞争加剧的时刻,上合组织坚持不搞军事同盟,通过对多边主义的坚守,为朝核问题、伊核问题等得到公正的解决贡献上合智慧;面对新冠肺炎的全球大流行,上合组织各成员国之间更是守望相助,互相支持,反对将疫情“政治化”“污名化”……20年风雨同舟,在“上海精神”的指导下,上合组织俨然成为未来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