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印发《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冰雪体育示范区哈尔滨核心区建设推进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提出的发展目标为,到2025年,建成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冰雪体育示范区哈尔滨核心区(简称:哈尔滨示范区)总部基地,建立健全哈尔滨示范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积极打造IP赛事、国际洲际赛事、国内重大赛事和群众体育赛事等冰雪运动全赛事体系,冰雪体育示范效应初显,品牌形象基本形成。到2028年,建成哈尔滨示范区冰雪体育赛事中心、人才中心、产业中心、文化中心、合作中心,打造1至2个冰雪体育产业集群,3至4个国内外著名冰雪旅游目的地,5至7个国内外示范合作项目,带动其他城市冰雪体育公共服务和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实施方案》提出,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哈尔滨示范区布局概括为“双核、一带、多点”。
“双核区”指以哈尔滨新区和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所辖功能示范区域为核心区域,规划建设哈尔滨示范区总部基地,建设冰雪体育运动综合服务设施,打造冰雪体育装备研发制造集群、冰雪体育用品国际展销集散基地、冰雪运动医疗康养休闲基地,发展“冰雪+”新业态。
“一带”指哈牡公路线冰雪产业带。依托哈牡高速两侧的亚沟、玉泉、小岭、帽儿山、乌吉密、亚布力等滑雪场所,打造集冰雪竞赛表演、冰雪运动培训、冰雪运动体验、冰雪度假旅游于一体的冰雪运动产业带。
“多点区”指在“双核区”以外的其他行政区域,利用现有公共体育场馆、全民健身场馆和部分在哈高校、市属院校、高中学校体育场馆,打造区域全民健身中心;9区9县(市)依托自然资源禀赋和辖区现有体育设施,打造1区1县(市)1品或多品的冰雪体育项目组合。通过推动点线面结合,形成“双核区”集聚和辐射、“一带”带动和助推、“多点区”补充和支撑的发展格局。
《实施方案》明确六大重点任务,即以冰雪体育为主题,打造哈尔滨示范区标志性建筑;以体育赛事为引擎,打造哈尔滨示范区冰雪体育赛事中心;以冰雪底蕴为依托,打造哈尔滨示范区冰雪体育人才中心;以体育科创为引领,打造哈尔滨示范区冰雪体育产业中心;以国际交流发展为目标,打造哈尔滨示范区冰雪体育合作中心;以城市品牌为依托,打造哈尔滨示范区冰雪体育文化中心。
其中,以冰雪体育为主题,打造哈尔滨示范区标志性建筑,将建设哈尔滨示范区总部基地。将位于哈尔滨大剧院东侧的原市职工文化艺术宫改建为哈尔滨示范区总部基地,突出上合组织成员国元素、中华文明特点、龙江地域特色,初步规划建设上合组织成员国冰雪体育、文化、产业展示区以及上合组织哈尔滨冰雪体育示范区展示区、世界冠军博物馆、上合组织冰雪体育培训区、国际会议聚合区和哈尔滨示范区行政管理中心。加快哈尔滨新区体制机制创新,使其成为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冰雪体育核心示范区、黑龙江省冰雪经济创新先导区、哈尔滨市“冰雪文化之都”核心体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