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访谈

                                            俄罗斯担任主席国期间的上合组织议程

【俄罗斯】彼得罗夫斯基

政治学博士,俄罗斯军事科学院正式成员

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俄罗斯—中国中心研究员

将安全问题与发展问题紧密结合应是俄罗斯担任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期间的优先方向。经贸活动对上合组织的意义日益凸显,俄罗斯担任主席国有利于上合组织成员国更好地平衡军事政治活动与经贸活动。“大欧亚伙伴关系”基于透明和互利原则,旨在协调不同的地区经济形式,这也是俄罗斯主席国任期的优先方向之一。

The Agenda of 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during the Russian Presidency【Russia】V. E. Petrovsky

Abstract: Russia has concentrated on closely linking security issues with development issues during its SCO presidency. The significance of economic and trade activities to the SCO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prominent, and the Russian presidency will help member states to strike a balance between military and political activities and economic and trade activities. Russia also prioritizes the “Greater Eurasian Partnership” which is based on transparency and mutual benefit and aims to coordinate different regional economic forms.

Keywords: Russia, SCO rotating presidency, regional security and cooperation, Greater EurasianPartnership

Author: V. E. Petrovsky, Full member of the Academy of Military Science; Director of the Russian-China Center of the Far East Institute,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上合组织的工作清晰证明了全球和地区层面安全与发展问题的相互联系与依存加深的趋势。
俄罗斯筹备2020年上合组织主席国任期的出发点是:保障安全不应同发展问题相剥离,不应仅仅考虑安全保障的对象免受威胁和负面影响。创新生存与安全理念,就要把发展与安全统一起来,即通过可持续发展保障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上一次担任上合组织主席国是在2015年,以上合组织乌法峰会通过的《上合组织至2025年发展战略》著称。该关键文件指出,以国际法至上、不使用和威胁使用武力、尊重领土完整、国家主权和独立、开放与平等互利合作为基础,在本地区建立共同、综合、包容、透明、不可分割与可靠的安全和稳定增长架构的必要性日益凸显。
成员国为今后一段时期设定了以下共同目标:加强成员国互信与友好睦邻关系;加强上合组织作为全面有效地区组织的地位;维护地区安全, 应对成员国面临的安全威胁与挑战,包括预防和消除突发事件;深化经贸、投资合作以及优先领域的合作项目,促进成员国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扩大人文联系,包括科技、卫生、环保、教育领域,开展人员交流;根据《上海合作组织宪章》及上合组织其他法律文件,坚持落实上合组织开放原则;提高上合组织国际威望,加强同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以及独联体、集安条约组织、东盟、经合组织、亚信及其他国际组织和机构的联系;加强上合组织机制建设,包括提升成员国常驻秘书处和地区反恐怖机构代表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标,上合组织成员国将集中力量完成以下问题:把上合组织地区建成和平、稳定发展、经济增长、互信、睦邻友好和繁荣的地区;完善上合组织,使其成为综合性地区组织,但不谋求建立拥有超国家管理机构的军事政治联盟或经济集团;在上合组织框架下为发展贸易投资合作创造有利条件,包括制定和落实共同的基础设施项目,加强在上合组织实业家委员会和银联体参与下的务实合作;成员国就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形成共识,将其作为创造有利条件推动上合组织地区经济合作的手段之一;建立不可分割的安全空间,促进与联合国及其他国际和地区组织开展各领域合作,包括在安全领域合作打击传统威胁和新威胁;完善本组织的条约法律基础;不断提高组织各合作机制的效率;加强同上合组织观察员国、对话伙伴的务实合作。
正如《上合组织至2025年发展战略》所述,伴随着多中心世界格局的形成、全球治理中地区治理能力提升以及发展中国家地位的加强,未来十年将成为国际关系的快速变革时期。全球化和技术进步将加强国家间的相互依存,国家安全与繁荣之间的相互联系进一步增强。一系列威胁和挑战需要制定集体应对措施,不能以他国安全为代价保障自身安全。
2020年主席国框架内,俄罗斯本着继承和创新的精神对上合组织议程施加影响。2019年比什凯克峰会框架内的国家元首扩大会议上,即俄罗斯担任主席国前夕,普京总统阐述了俄罗斯对本组织2019年至2020年工作方向的看法:
 1.打击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在上合组织地区反恐机构框架内开展合作,切断恐怖分子贩毒收入获得的资金支持,竭尽所能不让化学、生物和其他类型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落入恐怖分子之手。
2.与本组织的其他成员国密切合作,阻断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思想网络传播以及信息通信技术犯罪。《上合组织成员国关于数字化和信息通信技术领域合作的构想》正是为加强该领域合作应运而生。
3.解决危机事件,和平调解上合地区外部边界附近的冲突。
4.扩大该组织与阿富汗的安全、经济和人文合作,使上合组织—阿富汗联络小组的工作更为积极。
5.巩固在叙利亚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的成果,推进政治解决进程,并努力组建宪法委员会。
6.作为上合组织主席国,俄罗斯希望所有伊核问题《联合全面行动计划》参与国履行承诺。
7.加深本组织成员国之间的互利经济关系,在贸易、工业、能源、基础设施、科学技术和创新领域启动有前景的新项目,激发实业家理事会和银行联合体工作的活力。
8.在上合组织空间内部扩大互利的地区间贸易投资和人文联系,包括在组织内部建立新机制——上合组织成员国地方领导人论坛。
2019年11月在塔什干举行的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对俄罗斯担任主席国议程进行了进一步讨论。与会者重申,世贸组织是各国讨论国际贸易议题的重要平台,各方将恪守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和规则,强调通过完善谈判、监督、争端解决等关键职能对世贸组织进行改革,以提高其工作效率的迫切性。与会者指出,将于2020年6月8—11日在努尔苏丹举行的第十二届世贸组织部长级会议具有重要意义。
与会者重申发展经贸、金融和投资、人文、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数字和能源领域合作的重要意义,从而在欧亚地区构建开放、互利、共赢、平等的广阔合作空间,保障可靠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应继续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在贸易、产能、能源、交通、投资、金融、农业、海关、通信等共同感兴趣的领域加强合作,发展人工智能技术。
与会者支持开展工业领域合作,制定并通过上合组织框架内相关条约法律文件。与会者认为,就制定和落实各国国家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广泛交流经验十分必要。引进创新技术,发展数字经济,缩小各国技术差距,创造良好投资和商业环境,以刺激经济增长,提升成员国经济竞争力。
为进一步拓展经济合作,改善投资环境,保障上合组织地区平等互利、持续稳定发展,批准了新版《上合组织成员国多边经贸合作纲要》(2019年11月2日)。与会者强调,有必要制定该纲要落实活动计划,并指出逐步落实《〈上合组织至2025年发展战略〉2016—2020年行动计划》和《2017—2021年上合组织进一步推动项目合作的措施清单》十分重要。
安全问题是俄罗斯在2020年上合组织主席国任期内的绝对优先事项。上合组织在安全领域的目标、任务和活动应适当考虑诸如国际政治的全球趋势和地区的特点等的发展情况。随着上合组织不断发展,安全和区域问题的议程日益发展为全球性问题。防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捍卫战略稳定和国际制度,为构建新型全球安全架构作出建设性贡献,为维护和提升联合国地位开展协调与合作,推进国际军备控制进程合作等愿景已经成为上合组织文件常见表述。
上合组织安全领域活动的区域维度仍具最初的关键作用。如果将成员国和观察员国纳入考虑范围,上合组织对中亚、南亚以及邻近地区影响最大。显然,辩证地看,一方面,地区形势的趋势和特点是上合组织活动的动力源泉;另一方面,随着本组织内部的扩充,组织本身也日益成为影响地区进程的因素。
在现有工作基础上,总结俄罗斯上合组织主席国任期的优先方向如下:
团结上合组织成员国,加强对外政策协调,就迫切的国际和地区问题协调共同立场,并制定联合倡议。加强上合组织成员国在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框架内的协调。加强与东盟、集安组织、独联体、经合组织的务实合作,交流经验,推出联合项目和共同倡议。与欧亚经济联盟建立联系;
启动上合组织议会间交往,组织首次上合组织成员国立法机构领导人会议;
巩固上合组织在维护安全与稳定领域的领导性地位,扩大对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和毒品贩运的打击手段,包括通过现代化手段提升地区反恐怖机构的作用和潜力;
激发国家发展战略与多边一体化项目协同潜力,将上合组织打造成欧亚空间进行广泛平等互利合作的支柱,以保障基于大欧亚伙伴关系思想的可靠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扩大经济合作,主要是在物流运输、基础设施、科学技术和创新领域。在上合组织框架内开展地区间合作,在俄罗斯举行首届上合组织成员国地方领导人论坛,促进中小企业在上合组织框架内的合作;
增加文明之间的联系,推进形成共同道德和伦理价值,在教育、卫生、生态、文化、旅游和青年领域拓展合作。与上合组织对话伙伴共同举办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75周年大型活动。
俄罗斯担任上合组织主席国框架下,计划在车里雅宾斯克举行成员国交通部长会议及一系列相关专家筹备会、肿瘤学会议、工商论坛以及实业家委员会理事会会议。首届上合组织成员国地方领导人论坛将受到特别关注。该论坛将被打造为全新的分析和讨论平台,促进上合组织成员国的地区间合作更具系统性和具体的针对性,为开展直接交流,分享各地发展经验和优秀实践创造条件。
当前,在俄罗斯提出的“大欧亚伙伴关系”构想的背景下,在上合组织框架内加强地区安全和经贸合作尤为迫切。
近年来,受冷战结束和经济一体化增强的影响,欧亚地区的安全与合作关系的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必须发展基于相互信任、国家主权和多边合作原则的新型关系范式。这种范式的一个例子是俄罗斯总统普京提出的“大欧亚伙伴关系”构想。该构想基于透明和互利原则,旨在促进不同区域经济形式协调发展。
厘清“大欧亚伙伴关系”概念是最为重要的研究任务。本文作者试图从普京对“大欧亚伙伴关系”的理解出发,将其视为欧亚地区潜力巨大的一体化框架。一体化的思路有助于将“大欧亚伙伴关系”愿景定义为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一体化的总和,包括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合作,欧亚经济一体化进程与中方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对接,跨境和地区间经贸合作,以及欧亚和亚太地区的跨区域综合性安全体系等领域。
在欧亚经济联盟和“一带一路”框架内推进欧亚经济一体化对接是其主要内容。在这方面,上合组织作为同欧亚经济联盟和“一带一路”对接的最佳制度基础,前景广阔,受到特别关注。上合组织是欧亚空间最重要的国际合作机构,具备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欧亚经济联盟合作主要平台的巨大潜能。上合组织发展迅猛,可以成为未来建设大欧亚共同体的核心机构。上合组织的发展和制度化可以为大欧亚共同体建立一个伞形组织。
上合组织的地理区域覆盖了所有欧亚经济联盟成员国,这些国家同时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重要经济实体,处于《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所记述的六条经济走廊上。上合组织应在欧亚经济联盟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过程中发挥最重要平台的作用,更何况《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目标、原则和内容符合上合组织框架内区域经济合作的利益。
“大欧亚伙伴关系”的务实方向和战略特点,包括充分发挥上合组织在欧亚经济联盟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中的积极作用,是有重要理由的。对这一进程落实情况的中期评估业已完成。
为提升上合组织在建设“大欧亚伙伴关系”和欧亚经济一体化与“一带一路”倡议对接过程中的作用,有必要强化上合组织作为区域贸易和经济合作与一体化的主体和重要行为体的作用。经济合作是确保上合空间稳定的重要因素,是实现本组织长期稳定的工具之一。
因此,本组织的优先发展目标之一是深化经贸和投资合作,并在成员国可持续发展、改善福利和民众生活水平的优先合作领域实施联合项目。
多年来,各成员国一直致力于开设上合组织发展基金(专门账户)和上合组织开发银行,以刺激该地区的贸易和投资。问题的实质是,中国不断增长的经济实力引起了上合组织其他成员国的担忧,一个新的金融机构(顺便提一下,这正是中方提议)恐成为中国施加巨大影响的工具。
中方自然希望在上合组织中利用其竞争优势,其出口导向型经济需要扩大销售市场,其逻辑也是可以理解的。因此,中国一度提出了上合组织自由贸易区的想法,后来提出设立上合组织发展基金和上合组织开发银行的想法,都是巩固其经贸影响力的手段。
为平衡这种趋势,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也提议,扩大总部位于阿拉木图的现有欧亚开发银行职能,在此基础上创建上合组织开发银行。在上合组织的框架内进行了新一轮讨论,这一讨论一直持续至今。
欧亚大陆和亚太地区的跨区域安全是在“大欧亚伙伴关系”框架内推进一体化与开展合作的必要前提。为应对新的非军事威胁和挑战,更为广泛和全面地保障地区安全、人身安全和人类发展安全的理念对欧亚和亚太国家十分重要。按照这种方式,如有必要,还可以利用包括上合组织在内的欧亚区域安全机制来保障成员国内部社会政治稳定,并在实施大规模经济一体化和经贸项目过程中保障安全。
俄罗斯关于建立从温哥华到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统一空间的设想以及“一带一路”倡议表明,需要在政治上增强相互理解,共同同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作斗争。上述倡议提出的“命运共同体”能够解决上述问题,并将俄中与邻国更紧密地联系起来,进而拓展了战略安全空间。通过合作,俄中将能够为建立新的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作出贡献。此外,在地区层面(亚太和欧亚大陆),甚至在全球层面,几乎所有美国的盟友都加入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现有的“一带一路”项目能否长期运行和有效落实直接取决于其安全性。到目前为止,中国国内没有专门研究关注中国如何消除“一带一路” 的风险和威胁。中国分析人士的总体观点是,由于“丝绸之路”的概念建立在平等、尊重利益和追求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并且摒弃了冷战思维,因此不可避免地导致新规则和新标准的出现,对抗和竞争机制将被长期合作机制所取代。
此外,中国有学者提出了更具体的对策措施。为确保跨境基础设施项目平稳运行,建议考虑启用安保公司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项目进行安全保护。
中国军事安保公司对“一带一路”项目的安保作用需要单独研究。由于受中国现行法律法规的约束,中国私人安保公司保障“一带一路”安全的工作面临困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境内外私营企业的员工,如携带武器,最高将被判处七年徒刑。目前,中国国内正在就废除对私人安保公司的限制进行讨论,现行法律迫使雇用公司采取欺骗手段。
在俄罗斯,私人安保公司的工作也受到立法限制。不过近年来,俄罗斯立法机构对使用包括私人安保公司在内的非常规军事单位的兴趣日益浓厚。在许多情况下,私人安保公司能够根据国家有偿委托替换常规部队并完成不受欢迎的任务。
在上述情况下,很难想象俄罗斯和中国的私人安保公司(即使具备域外活动许可)能够承担起丝绸之路经济带在欧亚地区的运输物流和生产设施安保任务。
只有通过俄中在上合组织等框架内保持通力合作与政策协调,安全才能得以保障。这将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及其与欧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对接稳定和无阻碍推进的前提。
对本组织而言,在开展集体合作的同时,也要开展集体模式下的双边合作,以及成员国与观察员国之间的其他形式的合作,这对维护地区安全至关重要。在此特别指出俄中关系成功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俄中与其他上合组织成员国和观察员国间的双边对话增加,两国的合作以及两国的全球和区域战略的相互协调有利于整个“上海集团”内部合作从双边层面进一步扩大为多边形式,对探索上合组织责任区如何保持持久和长期稳定产生积极效应。上合组织的整体能力及其在解决地区安全问题上的效率在许多方面取决于俄中两国合作水平以及两国与地区其他国家双边合作的特点。
俄中在根本利益上以及在国际政治关键问题上的观点和立场相近或相同,为两国进一步发展包括在上合组织框架内的战略伙伴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上海精神”的原则正是在总结俄中合作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这种合作基于尊重、互利,考虑到彼此利益,不干涉内政,尊重别国选择的发展道路,谋求共同发展的愿望,其特点和实践实质上是去意识形态化的现代国际关系新模式,其经验已体现于上合组织理念的精神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