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抗寒、耐盐碱、高产、高油、适应性强,在拉萨市曲水县才纳园区高原种业基地的试验田里,“西油11”长势良好。“纵观整个田间,籽粒颗颗饱满,专家组测试亩产能到285.1公斤左右,展现出良好的抗逆性和高产潜力。”西藏农牧科学院研究员王晋雄说。
盐碱地曾经是不毛之地。如今,这看似贫瘠的土地,竟也长出了金灿灿的油菜并获得丰收。这,得益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黄镇带领的油菜种质资源创新与遗传育种团队的努力。
近日,记者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了解到,由该校教授、作物抗逆与高效生产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晓杰带领的科研团队,继两年前发现小麦中协助条锈菌感染的感病基因后,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对黄淮麦区主产小麦品种进行改良并进行
未来,使用一部手机,通过棚掌柜手机端的智能APP,远程便可轻松实现近百亩大棚的收放棉被、补水、补光、升降温的操作,亦可通过设置在大棚中的多种传感器,实现设施大棚中的“风、棉、水、肥、药”五位一体等因素的实时监控,
5月21日,走进杨凌示范区秦丰种业生物育种基地,迎面可见大片青黄相间的麦田。微风拂过,掀起层层麦浪。田垄间人头攒动,有人摘下一支麦穗,用手轻轻搓开数麦粒;有人蹲在田边,翻看小麦植株下部的叶
时下,正值小麦制种田检的关键时期,金灿灿的麦种在田间宛若黄金覆盖沃野。作为国家农作物种业阵型企业、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企业
5月13日,在西安草滩牧业有限公司华阴奶牛二场,陕西首头高育种值克隆奶牛已顺利度过出生后的危险期,进入正常饲养管理阶段。
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育种团队成功培育出含油量为66%的油菜种质资源,这一数据已获得国家粮食局西安油脂食品及饲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认证。这是目前已知的全球含油量最高的油菜种质。
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麦育种专家王辉及其团队研发,陕西首个通过旱地水地双审的小麦品种“西农226”落户河南,并由陕西荣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经营,进行大面积推广。
由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选育的“秦优1618”不但因为其高产、高油、抗倒伏等特点被农业农村部遴选为粮油生产主导品种,更成为让渭南卤阳湖地区盐碱地重获土地价值的“金种子”。
“根肿病”是一种由根肿菌引起的土传性植物根部病害,号称是油菜的“癌症”,对油菜生产威胁严重。只有培育出抗根肿病品种,才是解决油菜根肿病害的有效途径。
5月6日,在陕西省农作物种子繁育加工基地项目建设现场,一罐罐玉米种子整齐摆放,有红色的、蓝色的、绿色的,色彩鲜艳,引人注目。
杨凌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近年来,以打造旱区种业硅谷为目标,深入推进区校融合,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需求,先后组建杨凌种业、果业、畜牧等6个产业创新中心,建立干旱半干旱地区小麦、玉米、油菜、马铃薯、苹果等生物育种技术体系,培育伟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