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抗寒、耐盐碱、高产、高油、适应性强,在拉萨市曲水县才纳园区高原种业基地的试验田里,“西油11”长势良好。“纵观整个田间,籽粒颗颗饱满,专家组测试亩产能到285.1公斤左右,展现出良好的抗逆性和高产潜力。”西藏农牧科学院研究员王晋雄说。
盐碱地曾经是不毛之地。如今,这看似贫瘠的土地,竟也长出了金灿灿的油菜并获得丰收。这,得益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黄镇带领的油菜种质资源创新与遗传育种团队的努力。
近日,记者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了解到,由该校教授、作物抗逆与高效生产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晓杰带领的科研团队,继两年前发现小麦中协助条锈菌感染的感病基因后,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对黄淮麦区主产小麦品种进行改良并进行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火龙果研发中心与陕西省杨凌示范区相关企业以及农业部门合作,历时多年进行品种选择,引入了“蜜玄龙”“红水晶”“越南红”“大红”等20余个品种,
占我国苹果产量70%上的主栽品种“富士”,其实是礼泉短富、玉华早富等100余个富士系芽变品种群的总称。这些品种芽变的基因组基础是什么?其广受欢迎的短枝型性状,也就是矮化品种到底是哪个关键基因在起作用?
120年前,位于我国西北的陕西省迎来历史上第一只奶山羊。如今,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助力下,全省已经有240万只奶山羊,相关产业正在向千亿级目标稳步前进,成为西北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建成杨凌智慧农业示范园、中美内布拉斯加农业科技合作园、中以高效节水灌溉合作园等一批节水示范园区,正在建设1000亩的自动化节水灌溉示范园。目前全区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稳定达到0.8以上。
日前,陕西省科技厅公布了2024年度14家概念验证中心和14家中试基地认定名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功能物质绿色制造概念验证中心”名列其中,成为西农大首家省级概念验证中心。
抗旱、抗寒、耐盐碱、高产、高油、适应性强,在拉萨市曲水县才纳园区高原种业基地的试验田里,“西油11”长势良好。“纵观整个田间,籽粒颗颗饱满,专家组测试亩产能到285.1公斤左右,展现出良好的抗逆性和高产潜力。”西藏农牧科学院研究员王晋雄说。
近日,农业农村部科学技术司发布2024年度农业“火花技术”名单,共有10项成果入选培育名单、30项成果入选成果库。
本届大赛分初创组和成长组,主要包括现代种业、农产品加工、农业智能装备制造、数字农业、农业科技服务等领域创新创业项目。按照大赛安排,11月将进行初赛和半决赛,总决赛在12月举办,期间将同步举行投资推介、农科考察对接、创新创业进校园等主题活动。
作为全国唯一农林水牧专业齐全的职业院校,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内生活力,充分调动科教人员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的主动性、积极性,实现更多科研成果向新质生产力的“硬核”转变。
SoundTalks咳嗽管家、巡栏机器人、联网智能化料槽、快速裂解非洲猪瘟核酸的微酸性次氯酸发生器等一系列智能化设备,实现了全自动养殖新模式